今天最新消息 处暑:暑气至此而止矣 环球热头条
时间 : 2023-04-21 10:22:28   来源 : 互联网

处暑,二十四节气的第十四个节气,通常在每年8月22日至24日。此时秋云飘逸,秋水如镜,秋阳爽朗,秋风清透,秋天的童话悠然拉开帷幕。

别伏出暑迎秋爽


(相关资料图)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曰:“处,止也,暑气至此而止矣。”处暑,是炎热结束的意思,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凉爽过渡的时令。立秋之后的“处暑”和作为夏季节气的“小暑”“大暑”虽然都带有“暑”字,但所表达的含义却不同。小暑大暑表示的是暑热天气的炎热程度,指天气变化的趋势是越来越闷、越来越热,而处暑表示的是暑热天气的终结、出伏,进入“八九七十二,子夜寻棉被;九九八十一,开柜拿棉衣”的时段,未来天气变化趋势将越来越凉爽,正如杜甫诗所述“三伏适已过,骄阳化为霖”。

在北方地区,“离离暑云散,袅袅凉风起。”空气湿度相对较低,雨水也逐步减少,处暑清风拂面而至,暑去凉来好个秋。这是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的节气,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,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,民间向来就有“七月八月看巧云”之说,因此,处暑也是能见度最好的季节,所谓“天高云淡”“秋高气爽”“云卷云舒”说的就是这个时节。

处暑对于南方地区来说,走出“三伏天”后一时还难以享受到真正的凉爽,秋天总是让人感到姗姗来迟,晴热高温天气至少将持续到9月上旬,还会经常遭受“秋老虎”困扰。秋老虎是指立秋以后短期回热天气。“处暑十八盆”是一句生动的节气谚语。所谓“盆”就是澡盆,“十八盆”就是说处暑节气之后天气热、流汗多,所以每天都要洗澡,还要再洗十八次澡,也表示处暑后还要再热十八天。洗完“十八盆”后,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明显下降,降水减少,进入真正意义上的秋天。

禾黄修廪落花生

处暑,既是夏日的休止,也是秋收的序曲,对于农家人而言,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。处暑之后,昼暖夜凉对农作物的干物质制造和积累非常有利,庄稼成熟很快,民间有“处暑禾田连夜变”之说。“秋不凉,籽不黄”“气收禾黍熟”,凉爽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是十分有利的。“处暑满地黄,家家修廪仓。”在南方,一片片泛着金黄的稻子无边无际,在风中沙沙作响。在北方,粟杆粗叶壮、谷穗硕大、籽粒饱满,呈现出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。家家户户开始修筑贮藏米谷的仓库,为接下来的丰收做充分的准备。

处暑正逢串串花生结成之时,“花开亦落地,结子如香芋”,花生是独有的地上开花、地下结果的植物,落花之后而生果,花生有滋养补益、延年益寿的功效,生花生比煮熟了的花生营养价值更高,所以民间又称“长生果”。

处暑时节酸酸甜甜的石榴、“百果之宗”的梨子、鲜香可口的无花果、玛瑙似的葡萄、营养丰富的芒果、止咳润肺的菠萝蜜等水果均已上市,在满足人们味蕾的同时也达到抗秋乏的养生效果。

秋报谢地喜开渔

处暑是秋报的时节。讲究孝道的中国人,按例要向先祖报告,并且请老祖宗尝新,也要祭祀土地神,拜谢神的庇护。处暑前后正值中元节,在河北一带家家祭祖于墓,又称“麻谷节”。“麻”指衣物,“谷”指粮食。因为天气转凉,人们要给故去的亲人送衣送食,以示敬祖。除了祭祖,人们还要酬谢土地。农家纷纷举行各种仪式来拜谢土地爷。处暑还有放河灯的习俗,最初是为了普度水中的孤魂野鬼,后来发展为对逝去亲人的悼念、对活着人们的祝福。

处暑也是开渔祭海的时候。处暑以后是渔业收获的时节,这时海域水温依然偏高,鱼虾贝类发育成熟,鱼群会停留在海域周围。因此,东海渔民自古以来就有处暑开捕祭海的民俗,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,欢送渔民开船出海,感恩自然对人类的馈赠,祈盼有个好收成,祈求海神保佑,久而久之形成了“开渔节”。

民间还有处暑吃鸭子的习俗。北京的处暑百合鸭选用的是当季的百合、陈皮、蜂蜜、菊花等养肺生津的食材来调制老鸭。通常有玉竹百合炖鸭、莲藕百合鸭、芡实百合鸭、沙参百合鸭汤等多种做法。

暮云收夏色,万物悦秋声。处暑正是人们畅游郊野、迎秋赏景的好时节,仰望高远的天,欣赏恬淡的云,凝睇柔情的水,倾听美妙的雨,生活的快乐和生命的价值就在最美处暑秋的沐浴下得以升华。

(作者为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馆员、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、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)【编辑:卞立群】

标签:

相关文章

X 关闭

X 关闭